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管理方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6-01浏览次数:51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政治合格、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独立从事安全管理科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业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必须努力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勤奋敬业,勇于探索,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具有安全管理学科坚实的基本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深入了解安全学科和安全管理领域的发展动向,具有独立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能从事安全管理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安全工程项目的开发、评价、监察、组织管理工作。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内的外文资料,具备基本的外文论文写作能力。

3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二、研究方向

安全管理方向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根据200732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议,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以附件一为准)

具体实施见附件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1.课程设置:本专业研究生应修的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包括:全校公共课8学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16学分,指定选修课8学分,全校任意选修课程4学分,实践活动4学分。

2.对以同等学历或跨学科录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阶段的主干核心课程至少4门,不计学分,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具体实施参见附件三:“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及同等学力人员补修课程安排表”

3.硕士生中期检查在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检查的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的学分和成绩。

五、成绩考核

研究生所修课程必须经过考试或考查合格后,才能取得该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后才能申请学位答辩。学位论文应由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人根据学位论文的要求写出学术评语,由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

六、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培养制,培养工作遵循下列原则:

1.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2.导师负责制与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

3.以自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导师注重启发、引导、把关。引导研究生深入思考和正确判断,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以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个人才能和特长。

4.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应在介绍所涉及领域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理论、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完成学位论文至少用一年左右时间,不计学分。要求:

1.硕士生在课程结束,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经认真考核筛选后,方能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完成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2.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选题应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选择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问题,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首先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际调查,把握学科发展前沿,重视知识产权,写好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3.在导师组统一安排的开题报告会上作公开报告、进行答辩,经由导师组审议、批准后方可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工作。

4.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导师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度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者方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5.在提交硕士论文前,每名硕士生至少须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

6、论文要求有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创造性和实践性。论文要求概念清楚、语言流畅、立论正确、逻辑严谨、数据可靠、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格式规范,能体现硕士生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研究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7、要求硕士生定期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8、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1-2个月提交给导师,经导师组预审通过后,方可执行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程序。由学院组成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由5-7人组成(其中包括至少一名校外成员)。答辩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规定进行答辩和审议。答辩通过后,提交到院学位分委员会和校学位委员会审查表决,并由校学位委员会授予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