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奕旻)日前,2025年第十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全部赛事在8月17日圆满落幕,我校在该系列赛事中荣获佳绩。在本届大赛中,我院牵头组织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和中韩新媒体学院在校内有序开展了赛前宣传、校赛承办、省赛推荐、国赛指导及全程保障服务等工作,共派出33支学生代表队参赛,最终揽获全国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6项。
第十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获奖作品简况表
奖项 | 作品类别 | 作品名称 | 团队成员 | 指导老师 |
二等奖 | 人工智能应用 | 智行通——基于大模型的视障群体日常出行便携式辅助设备 | 陈可涵,王星坤,王子涵,何书扬 | 屈振新 |
三等奖 | 微课与AI辅助教学 | “π的奥秘”:圆的周长与圆周率的计算 | 谢艺彤,芦沛 |
国赛二等奖团队风采
作品名称:智行通——基于大模型的视障群体日常出行便携式辅助设备
作品类别:人工智能应用
团队成员:陈可涵,王星坤,王子涵,何书扬
指导老师:屈振新
作品介绍:
“智行通”面向视障群体,创新性融合多模态感知技术与适盲化交互设计,整合高清摄像头构建轻量化硬件架构,依托多模态大模型实现跨模态环境语义解析,形成以自然语言指令唤醒功能、场景化语音反馈环境信息的交互闭环。辅具兼具轻量化与兼容性,可以挂载收纳,并且适配传统导盲杖。项目旨在为视障群体日常通勤、公交换乘、商场穿梭等生活场景提供安全自主的便携式出行辅助方案,助力视障群体减少陪同依赖,有效提升出行安全性与社会参与度,打造贴合需求的无障碍出行辅助工具。
国赛三等奖团队风采
作品名称:“π的奥秘”:圆的周长与圆周率的计算
作品类别:微课与AI辅助教学
团队成员:谢艺彤,芦沛
指导老师:无
作品介绍:
“π的奥秘:圆的周长与圆周率”微课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创新性融合情境化教学与多模态资源,以趣味故事“小π测花栏”引发探索动机,借助动画演绎、互动游戏等方式清晰阐释周长测量方法与圆周率概念,并自然融入祖冲之的圆周率成就,实现数学知识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本微课突出以原创动画角色“小π”贯穿教学主线,通过叙事化设计与时空穿梭情境,实现古今对话,激发学习兴趣。团队依托专业动画软件,深度整合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元素,构建出既生动又系统的数学学习资源,致力于在小学阶段培养数学素养与民族自豪感,打造寓教于乐、成效显著的课堂新体验。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软件工程专业教指委等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科竞赛,自2019年起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现名列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类竞赛列表第3位,已举办17届86场赛事,吸引全国1000余所高校参与。大赛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理念,注重创新性和实用性,内容涵盖“软件应用与开发、微课与教学辅助、数字媒体设计”等领域,为高校计算机教育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成果、选拔优秀人才的优质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我院作为学校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阵地,历来高度重视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赛事,始终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置于核心地位,大力支持学生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近年来,通过学院的大力推动,吸引了校内大批师生投入到计算机学科的探索、学习、收获中,在国家级和省级计算机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今后学院将持续复盘总结,通过学科竞赛这一重要实践平台来引导学生在创新实践中成长成才。
审核人:石龙
编辑: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