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公示】学院2025年“人工智能”微专业招生简章

发布者:彭行发布时间:2025-10-22浏览次数:75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是学校信息学科与管理学深度交叉融合的融通型学院。办学历史溯源于我校1978年成立的信息系。2010年原信息学院信息系、计算机科学系与原安全科学管理学院合并组建了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2023年11月,顺应学科专业发展实际,学院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

经过多年建设,学院已经形成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工作站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工程、人工智能+会计学2个双学位培养专业;信息安全1个特色专业。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现代技术管理二级博士点。

学院遵循国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开展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学校培养深度融通的高层次人才战略,依托学校特色,致力于培养基于本专业并与经、法、管学科深度融通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我院本科生就业质量一直位于学校前列,每年40%左右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人工智能的崛起正重塑财经政法领域的知识边界与人才标准。信息工程学院将聚焦人工智能与经法管学科的深度融通,以“人工智能赋能财经政法” 为中心,精心设计面向财经政法专业需求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从基础编程、数据获取、数据挖掘到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再到深度学习前沿技术应用,从编程能力、数据思维、计算能力和前沿技术应用四个维度培养学生的数智素养,培养既懂技术又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助力数字经济时代下财经政法领域的创新发展。

在此背景下,信息工程学院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深入落实学校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的办学理念,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给本科生创造更多跨专业领域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数智素养和创新能力,决定开展2025年人工智能微专业招生培养工作,特制定本简章。

一、招生对象及其计划数

1) 招生对象:全校在校本科生。

2) 计划数:50人。

二、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行合格,身心健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2)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3)除本专业相关知识学习之外,有充足的人工智能微专业学习时间和学习能力,具有一定数学基础,动手能力强,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新技术、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学制、学分及主要课程

1)学制:1.5年

2)学分:15学分

3)主要课程:

《人工智能概论》,2学分

《人工智能程序设计》,2学分

《数据挖掘方法》,3学分

《机器学习方法与实践》,3学分

《自然语言处理》,3学分

《深度学习及其应用》,2学分

四、报名办法

学生须于2025年10月30日在教务系统提交报名申请。操作流程详见链接:https://jwc.zuel.edu.cn/2025/1022/c5768a408225/page.htm

若通知需补交附件材料包括:

1)身份证正反面的复印件。

2)其他能够体现申请者学业水平、动手、创新能力的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a.学术活动:主要包括参加的各类学科竞赛、科研活动、征文比赛、创新创业类比赛)等;b.文体活动:主要包括参加的各种文艺、体育活动;c.社会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请附获奖证书、公开发表作品和其他有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申请学生无论是否被录取,申请材料均不予以退回。

五、招生录取

1)学院将根据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核。

2)学院成立专家组负责审核材料、面试录取工作,通过名单经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复核确定后,为拟录取名单并公示。

3)面试时间初步定于2025年11月6日下午2点到6点,地点:双创楼B栋实验室。

4)经公示无异议的学生,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录取手续。

六、培养与管理

1)参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2)学费:无。

3)修满全部学分后,经本科生院审核、备案,发放人工智能微专业结业证书。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双创楼A座1207-1

邮政编码:430073

招生咨询电话:(027)88385112

监督电话:(027)88385413

学院网址:http://xagx.zuel.edu.cn

招生咨询QQ群(请扫描二维码)


八、本简章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负责解释。


信息工程学院

2025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