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件:lifei@zuel.edu.cn
一、个人简介
教授、博导、文澜青年学者。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技术管理、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生导师;工商管理——现代技术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科技部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领域推荐专家(国家科技专家库)、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项目首席专家、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和湖北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武汉市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库推荐专家。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兼职硕导、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水事中心特聘研究员。个人长期从事“互联网+”技术下的城镇土壤、灰尘、水环境介质中污染物与健康风险智能评价与管理领域的工作,善于基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下计算机技术、地学技术、数理统计技术等交叉学科的应用研究,已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课题相关的研究性论文共10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80余篇(含ESI高被引6篇),CSCD检索20余篇,获得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软件著作权5项,已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北省软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
二、承担的主要教学课程
本科生课程:环境监测、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环境工程专业英语
研究生课程:环境风险管理、区域复合污染与排放源控制管理
公共课:城市环境安全、高水平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解析与发表、环球绿色发展挑战影像析览
三、科研领域成果
3.1近年代表性项目
[1] 2024年国家社科后期资助,2025~2027,主持;
[2] 19CGL042,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9~2021.12,主持;
[3] ZT-221052013,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22年主题案例项目,2023,主持;
[4] T2021032,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21-2023,主持;
[5]亚洲开发银行:清江综合管理非工程措施咨询服务——子课题:清江流域农业非点源的环境污染管控对策研究,2017.9-2023.12,主持;
[6] 17YJCZH08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主持,2017~2020,已免鉴定结题;
[7] HBSKJJ20243277,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2024,主持,已结题;
[8] 2020054,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2020,主持,已结题;
[9] 2018CFB722,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主持,已结题;
[10] 18VSJ03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立项课题,2018,子课题负责人。
3.2近年10篇代表性论文(H=38)
[1]通讯作者. Multi-scenario PM2.5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exposure assessment of university community residen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health risk management system integrated low-cost sensors.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24, 185: 108539. doi: 10.1016/j.envint.2024.108539. (SCI IF=11.8,中科院一区TOP)
[2]通讯作者. An Exploration of Urban Air Health Navigation System Based on Dynamic Exposure Risk Forecast of Ambient PM2.5.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24,10.1016/j.envint.2024.108793. (SCI IF=11.8,中科院一区TOP)
[3]第一作者. Navigating to Urban Environ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ized and Personalized Healthy Living Assistant Based on Intelligent Health Risk Management.Urban Climate, 2021, 40, 101020. (SCI 2021 IF=6.663)
[4]通讯作者.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演化模拟与扩绿增长协同发展研究.中国环境科学, 2025, 45(1): 465-476.
[5]通讯作者.中国省际贸易隐含PM2.5排放转移及其环境公平性研究.中国环境管理,2024 ,16 (5): 118-127.
[6]第一作者.我国省域CO2-PM2.5-O3时空关联效应与分级协同管控对策.中国环境科学, 2023,43(12):6246~6260.
[7]通讯作者. Multiple driving factors and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f PM2.5: Evidence from Chinese central urban agglomeration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model and GTWR.Urban Climate, 2022, 46, 101327. (SCI 2021 IF=6.663)
[8]通讯作者. Fuzzy health risk assessment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oxic elements exposure through soil-vegetables-farmer pathway near urban industrial complexe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1, 764, 142817. (SCI IF=9.8, TOP Journal)
[9]第一作者.Toxic metals in top selling cigarettes sold in China: Pulmonary bioaccessibility using simulated lung fluids and fuzzy health risk assessment.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0, 275, 12431. (SCI IF=11.1, TOP Journal)
[10]合作发表. Worldwide rooftop photovoltaic electricity generation may mitigate global warming.Nature Climate Change, 2025.(SCI IF=29.6, TOP Journal)
3.3著作与教材
[1]城镇土壤重金属的层次健康风险评价与管理体系探索.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0年11月. ISBN号:978-7-307-21683-9.
[2]城市环境与健康智慧管理: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3年9月. ISBN:978-7-307-23723-0, 26万字.
[3]英文学术论文全过程解析与发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将于2025年出版.(在线课程已于学堂在线发行,欢迎加入学习: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zuel12041013346/23908654?channel=i.area.manual_search)
[4]李飞.长江经济带典型重金属的层次暴露风险识别与数智治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将于2025年出版.
[5]Yi, H., Zhang, C., Chen, M., Li, F., eds. (2022). Smart Urban Environmental Health From Multi-Scale, Multimedia, Multi-Exposure, Multi-Target Perspectives. Lausanne: Frontiers Media SA. doi: 10.3389/978-2-83250-454-3, ISBN 978-2-83250-454-3.
[6] F. Li. Heavy Metal in Urban Soi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M]. London: InTechOpen, 2018. ISBN: 978-1-78923-361-2; Print ISBN: 978-1-78923-360-5; DOI: 10.5772/intechopen.71185.
四、荣誉奖励
4.1科教获奖
[1]教育部改革开放40周年——高校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类)http://cx.resource.edu.cn/index/content?id=646,2018;
[2]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三等奖,第1完成人,2018;
[3]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三等奖,第1完成人,2020;
[4] 2019-2020年度湖北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2021;
[5] 2021-2023年度湖北省环保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2024;
[6] 2023年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联合负责人,2023;
[7]武汉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提名奖,2022;
[8]第七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第1完成人,2017;
[9]第十一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第1完成人,2021;
[10]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第1完成人,2020、2024.
4.2指导获奖
[1]董珑,中国省际贸易隐含PM2.5排放转移及其环境公平性研究(ECC-2024-07109),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 湖北省三等奖,指导老师:李飞、屈志光,2024;
[2]李涵等.图灵科教——以知识图谱为核心的课程简析系统开拓者,“建行杯”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三等奖,202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湖北银奖,联合指导,2024;
[3]吕广柳,放牧策略对草原影响以及优化问题研究,华为杯”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2023;
[4]吕广柳,许思琦,温秋月,李梦韵.基于智慧城市环境健康导航的专业与个性化健康生活助手.军山新城杯首届国际大学生绿色智慧城市设计大赛三等奖,2023,指导老师;
[5]同心协“绿”(李潇一).江湖武汉——假如我是巡湖员,第六届湖北省高校“与绿同行”微公益环保创意大赛三等奖,2023,指导老师:李飞;
[6]肖坤等.考虑CCS技术应用和绿色消费偏好的煤电供应链主题动态交易决策.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023,指导老师方德斌、李飞;
[7]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方如莹等《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典型区域环境损害评估及防控对策研究》,2019(指导老师:刘朝阳、李飞);
[8]闫晶晶. 2018年度全国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奖——武汉市湖泊管理困境调查与创新分类管控对策管理;
[9] 2019年度中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未来”奖,环境管理研究生蔡莹,《武汉市青山区街道灰尘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第二指导老师);
[10]刘家安等,HealthPal智能主动健康助手与公共环境健康平台,2018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展示项目.
五、其他
[1]国家软件著作权:基于Python的空气污染基线值计算器软件. [著作号]:2024SR2157173;
[2]国家软件著作权: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模糊评价软件. [著作号]:2016SR000418;
[3]国家软件著作权:基于LBS的可视化智能环境健康系统软件. [著作号]:2021SR0140978;
[4]国家软件著作权:基于随机森林的PM2.5空间反演系统. [著作号]:2021SR0202912;
[5]李飞.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重金属层次健康风险评价方法.专利号ZL201510687634.3(发明专利).
主要研究方向:(1)环境风险智慧管理;(2)技术经济管理;(3)环境健康经济;(4)系统不确定性控制。
Personal CV in English can be found at: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Fei-Li-129
欢迎相关专业背景本科生、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