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张凯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属系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电子邮箱:zhangkai@zuel.edu.cn
教育背景
•2001–2005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专业,博士学位
•1989–1992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
•1985–1988 武汉教育学院,数学专业,本科
•1979–1982 十堰市师专,数学专业,专科
工作经历
•2001年至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专任教师(历任副教授、教授四级、教授三级)。
•1992–2001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82–1989 若干中学,数学教师
研究方向
1.企业信息化管理
2.信息安全及管理
3.软件质量与软件测试
学术成果
•论文:
(一)中文论文
[1]张凯.数字技术对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影响及展望[J].经济资料译丛,2024,(01):68-78.
[2]张凯,黄培,方靖雯.国家信息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挑战[J].情报杂志,2023,42(4):165-171.(B刊)
[3]张凯.唯物辩证法视野下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哲学,2023(2):131-140.
[4]张凯,陈雪娇,董少平.新一代信息技术下国家经济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面临的挑战[J],政治经济学研究,2023(2):72-83
[5]张凯,马全军.基于DNA粒计算的文本文献知识颗粒化方法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2(3):34-40+17.(C刊)
[6]张凯;赵国甫;陈沅.5G雾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个性环绕贴身式”服务技术方案[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46(6):91-105.(A刊)
[7]张凯.企业“超级基因”营销策略[J].经济管理,2017,39(3):128-145.(B刊)
[8]张凯,梁莎.“马克思主义”主题大数据大众调查与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7):118-125.(A刊)
[9]张凯.密集型数据处理流程:一种新的哲学范式[J].哲学动态,2016(7):88-92.(B刊)
[10]张凯,郭健栖.图书馆主题大数据调查及前瞻性构想——基于百度指数的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42(6):51-66.(A刊)
[11]课题组,张凯,李可,杜秦智,方靖雯,潘兰天,李萌,梁莎.演化绿色证券监管信息系统[J].金融教育研究,2014,27(5):10-13.
[12]张凯,佟春玉,熊海泉.“4+1”引导青少年模式探究[J].新闻前哨,2014(10):60-61.
[13]张凯,闫蓝海,李萌等.我国金融监管软件体系结构[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24(8):47-52.
[14]张凯.新闻演化规律的动力学与可视化——以三个典型新闻事件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2):80-99+128.(A刊)
[15]张凯.“育人为本”教育方针的应用研究——以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5,(2):118-125.
[16]张凯,李可,李萌等.基于安全云计算的金融监管网络演化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15,41(Z1):82-85.
[17]课题组,张凯,李可等.演化绿色证券监管信息系统[J].金融教育研究,2014,27(5):10-13.
[18]张凯.软件基因概念框架、内涵及特征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 24(1):1-4.
[19]张凯.经济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创新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24(6):80-81.
[20]张凯,徐伟,肖慎勇等.文科生工程能力培养计算机教学体系及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6):76-78.
[21]张凯.快速判断软件质量改进速度算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30-33.
[22]张凯,李明强,姜帆.湖北省突发事件预警应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7(4):17-18+21.
[23]张凯.工程竞赛教学法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与教学,2006(8):1-3.
[24]张凯.软件质量形成的复杂性分析[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6(4):19-27.(C刊)
[25]袁颖,陈宏博,张凯.工作流技术在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经理人,2006(15):158-159.
[26]陈宏博,朱仁晟,张凯.公共突发事件中应急联动与指挥系统研究[J].科技信息,2006(2):44.
[27]李明强,张凯,岳晓.突发事件的复杂科学理论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6):24-27.(B刊)
[28]张凯.DCOM技术在ICAS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47-149.(C刊)
[29]张凯.虚拟空间信息交流模式的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1):81-83+10.(C刊)
[30]张凯,输入数据校验设计与软件可靠性,电脑开发与应用,2004(2)17-18
[31]张凯.虚拟空间信息交流模式的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1):81-83+10.(C刊)
[32]张凯,熊前兴.软件缺陷混沌分形生长与机理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1):80-82.(C刊)
[33]张凯.MIS生存周期过程模糊度量模型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5):137-140+144.(B刊)
[34]张凯,熊前兴.软件工程监理质量度量模型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6):50-53.(C刊)
[35]张凯.信息场性能分析[J].情报杂志,2003(2):19-20+23.(C刊)
[36]张凯.软件文档与软件质量.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S):94-95
[37][1]张凯.WTO绿色壁垒与对策[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2(11):45-46.
[38]张凯.如何利用监理技术管理软件质量[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2(6):24-25+30.
[39]张凯.信息场的实变分析[J].情报杂志,2002(5):9-11+13.(B刊)
[40]张凯.谈如何进行大型软件的评价[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12):69-71.
[41]张凯.软件监理,一门新的软件学科[J].管理信息系统,2001(9):50.
[42]张凯.软件净室技术在大型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0(4):21-23.(B刊)
[43]张凯.谈如何进行大型软件的自测试[J].电脑开发与应用,1996(3):37-39.
[44]张凯.CWTCAD大型软件的开发技术[J].电脑开发与应用,1994(4):20-24.
[45]张凯.IBM-OOTC风险转移方法拓展[C].数学与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论文集),2002(12).
[46]张凯.以太、孤立波与会聚及软件企业管理[C].信息与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论文集).2004(12).
[47]张凯.计算机生态系统安全宏观进化思考[C].第五届中国信息和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7(7).
(二)英文论文
[1]ZHANG Kai, Specialized Course Salary + Bonus Assessment,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 Education (ICCSE 2015) July 22-24, 2015. Fitzwilliam College, Cambridge University, UK:870-873.
[2]ZHANG Kai, Zhang Wenting. Genetic 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financial bailout: Gene Recombin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anagement on e-Commerce and e-Government, ICMeCG2011, November 5-6, 2011, Wuhan, China
[3]ZHANG Kai, Software Gene Recombin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utomation and Control, Volume 25-Dependable Conputing, November 20-21, 2010, Yichang, China: 470-475
[4]ZHANG Kai, Friendly Labor Emulation in Product Process, Advances in System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Number 1, Volume 8, March 2008:164-172
[5]ZHANG Kai, Trend Analysis Algorithm of Testing Sequences,WSEAS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Issue 6, Volume 4, June 2007:1187-1263
[6]ZHANG Kai, Assignment-Driven Emulative Learning,WSEAS TRANSACTIONS on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sue 5, Volume 3, May 2006:452-457
[7]ZHANG Kai, SOFTWARE DEFECT FRACTAL DESCRIP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SCA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Data Engineering (SEDE-2006), July 6-8, 2006, Los Angeles, USA
[8]Chen Hong bo, ZHANG Kai , Application of Fuzzy Workflow Nets in Web-based Emergency Command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January 2006.
[9]ZHANG Kai, Formula of Software Defect Number,WSEAS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 Issue 2, Volume 4, February 2005:184-190
[10]ZHANG Kai, Complexity Analysis To Software Defect System,WSEAS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 Issue 2, Volume 4, February 2005:102-108
[11]ZHANG Kai, Software Process Supervision, WSEAS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 Issue 6, Volume 4, June 2005:597-602
[12]ZHANG Kai, XIONG Qian-xing, A CONTROL PROCESS DESIGN FOR SOFTWARE QUALITY BY CHAOTIC-FRACTAL, Proceedings of The 23th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Feb. 23-25, 2004, Grindelwald, Switzerland:567-571
[13]ZHANG Kai, XIONG Qian-xing, EMULATIVE SOFTWARE ENGINEERING---- Experiment and Exper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3th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BASED Education, Feb. 16-18, 2004, Innsbruck, Austria:131-136
[14]ZHANG Kai, XIONG Qian-xing, A Macro Fuzzy Model for Software Quality Metrics, Proceedings of The 3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Global Business Interface, June 4-7,2004, Wuhan, China:888-894
[15]ZHANG Kai, XIONG Qian-xing, Chaotic fractal Control for software quality,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c.19-21, 2003, Dhaka, Bangladesh:819-824
[16]ZHANG Kai, Application of the Software Clean Room Technique During the Large-scale Software Productio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And Design, Oct.26-29, 1993, Beijing, China:429-435
•项目: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第四范式下数据新闻业务流程集成框架重构研究,编号15BXW012。
[2]主持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网络舆论生态重构与管控,编号2014165
[3]主持电子商务教学体系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主持金融监管信息系统集成模式研究,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083
[5]主持武汉市国土规划计算机网络系统“十二五”规划与顶层设计,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2011-2012
[6]共青团运用互联网引导服务青少年研究(编号2008GH222),共青团中央,2008-2009
[7]软件过程演化与进化论(编号2007-48)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2007-2008
[8]多媒体系列教学软件,湖北省教育厅B类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3-2005,本人系项目负责人,编号K200337
[9]主持建筑设计集成系统DCOM技术的模式研究,湖北省建设厅科技攻关项目, 2003-2005,编号K200337
[10]主持基于DCOM技术的建筑设计集成系统模式研究,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 2003-2005,编号03-5-018
[11]主持“突发事件的预警与应急机制研究(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湖北省2005年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005-045
[12]参加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支持环境中通用数据交换技术研究”,2001-2002
[13]参加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子商务中抗抵赖和在线支持协议研究”,2002-2004
[14]主持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千兆以太网项目,1999-2001
[15]主持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国际互联网项目,1997-1999
[16]主持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局域网改造,1999-2001
[17]主持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广域网项目,1998-1999
[18]独立开发软件项目“市政工程专业词汇库”,1996-1998
[19]参加“场地平整土方计算软件”开发,1993-1996
[20]独立开发软件项目“市政工程概预算电子表格”,1995-1996年
[21]主持完成建设部项目“生产管理信息系统PMIS”,1993-1995年
[22]参加建设部项目“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清水池结构CAD软件”,1991-1993年
•专著与教材:
(一)专著
[1]软件复杂性与质量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软件过程演化与进化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二)主编教材(23本)
[1]信息资源管理(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
[2]信息技术前沿,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
[3]管理信息系统教程(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
[4]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5]物联网导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6]信息资源管理(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7]大数据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8]计算机导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9]信息安全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10]管理信息系统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11]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12]物联网软件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13]物联网安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14]信息资源管理(第三版)学习指导与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5]计算机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6]物联网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7]物联网导论学习与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8]信息资源管理(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9]《信息资源管理(第三版)学习指导与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0]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1]管理信息系统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2]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3]经济信息安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4]信息资源管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5]信息资源管理(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三)参编教材(4本)
[1]参编,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科学出版社,2003
[2]副主编,信息管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5
[3]副主编,经济信息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副主编,信息管理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荣誉获奖:
[1]文科“三段式”计算机工程教学体系研究, 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编号2009246),序一
[2]系列论文《虚拟空间交流与信息场分析》获得武汉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政府奖,2007年),独立
[3]论文“A CONTROL PROCESS DESIGN FOR SOFTWARE QUALITY BY CHAOTIC-FRACTAL”获2005年度武汉市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独立
[4]2006年被湖北省科技厅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科技厅鄂科技函外2006-115号文件)。
[5]2004年被湖北省科技厅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科技厅鄂科技函外2004-156号文件)。
[6]论文《如何利用监理技术管理软件质量》获2003年度武汉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独立。
[7]论文《谈如何进行大型软件的评价》2002年获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独立。
[8]论文《谈软件净室技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获2001年度武汉市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独立。
[9]由本人主持开发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PMIS”中型软件1995年通过建设部组织的鉴定,结论“该软件在市政行业的生产管理方面属领先水平”。1996年,该软件获得武汉市建委系统勘察设计行业的优秀软件贰等奖,独立。
[10]由本人参加的大型软件项目“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清水池结构CAD软件”1993年通过建设部组织的鉴定时,结论“钢筋混凝土水池类CAD软件中,属国内领先水平”。本人负责该软件的系统分析,测试工作,及文档编写工作。
[11]由本人参加并负责软件测试及文档编写工作的“场地平整土方计算软件”1996年获得武汉市建委系统勘察设计行业的优秀软件叁等奖,主持。
学术兼职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
1、武汉市人民政府特聘“应急管理专家”
2、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
3、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委员会 专委
4、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委员会 专委
5、武汉市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
6、武汉市土木建筑学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7、湖北省软件协会理事
8、中国市政工程勘察设计协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大数据技术基础》《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集成》
•研究生课程:《经济信息安全导论》《软件测试技术》《形式化与自动机》
•博士课程:《技术经济及管理文献》